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【深化“三抓三促”行动】数字赋能,智慧育人,高台教育这样拥抱未来!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李渊博 发布时间:2025-11-26 18∶07
字体:【 打印

智能感应系统前,学生们熟练地连接硬件、编写代码、调试优化,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,如今成为高台县校园里的日常。

“现在我学会了通过传感技术、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事物的智能感知和控制,我觉得特别有趣!”高台一中学生赵培轩在完成智能感应系统实践操作后,兴奋地分享他的学习体验。

在高台一中,一间间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教室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。学生们围绕智能感应系统进行实践操作,自主完成从硬件连接到软件编程,再到系统调试与优化的全过程。

社团升级,从兴趣小组到创新工场

曾经被视为课外补充的社团活动,如今在高台县已深度融入课程体系,成为连接理论课堂与实践创造的桥梁。

“我们秉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,在夯实学生学业基础的同时,以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。”高台一中副校长张天文介绍。

这些科技社团超越了早期兴趣小组的定位,推动学生学习角色实现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创造者的转变。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,已成为高台教育多元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
创新的种子,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高台县各学校通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,持续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欲望。

人工智能,个性化学习的新引擎

科技的赋能更进一步拓宽了成长的路径。在高台四中,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深度融入教学环节,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模式。

“自从学校里有了智能批阅之后,我能更快的看到我的作文批阅结果,它还能自动帮我生成优秀的范文,让我学习效率大大增加了。”高台四中学生李佳琪切实感受到了智慧教育带来的便利。

人工智能系统正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精准、个性化的学习支持。从智能批阅到个性化范文生成,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。

智慧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的“学”,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“教”。高台四中教师杨翠娥分享了她的体验:“有了智慧教育课堂之后,我觉得最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教学。”

“它可以快速的生成一些课件、教学设计省时省力。另外一方面作为班主任,我觉得它对于我和家长的沟通更方便,更迅速。”杨翠娥说。

数字赋能,构建教学相长新生态

从辅助学生学习到助力教师教学,数字赋能不再只是工具,而是构建起一个师生共赢、教学相长的高效教育教学新模式。

近年来,高台县坚持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现代化,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着力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环境。

数字化教育的“高台实践”已显现成效:全县10所中小学课堂引入人工智能系统,75%的学生能熟练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学习,80%的教师能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学情数据调整教学。

科学的种子,需要在少年时代精心播种。高台县各学校依托数字赋能,不断升级教育平台,开展丰富科技社团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。

数字技术正为高台学子打开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,为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有力支撑。

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下,高台县正构建着一个师生共赢、教学相长的教育新生态,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“高台实践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